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滁州海亮融合部:期中考试后,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来源: 滁州海亮学校融合部      编辑:佚名

眼下,各个学校已经开始陆续进行期中考试,上半学期学习的效果怎么样?期中考试反映出孩子的哪些问题?

面对孩子的试卷,家长的心情各有不同,孩子成绩好的家长固然心情舒畅,喜笑颜开;孩子成绩差的家长则垂头丧气,为此着急。

其实,无论是对家长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怎样正确看待考试成绩,怎样解读考试成绩,有时候比考试得了多少分更重要。

期中考试结束了,正确看待成绩

考试结束后,家长应该与孩子谈谈考试成绩,引导其总结经验与教训,如何谈,谈什么,才是关键。

1.好成绩≠物质奖励,差成绩≠棍棒交加

“妈妈!我考了**名!”

“哎呀,真棒,这就带你去买变形金刚!”

下次考试前,“妈妈!这次你给我买什么玩具?”

误区:孩子的好成绩和差成绩直接与外部的物质奖励和惩罚相,会影响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孩子的学习仿佛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只是为了得到物质满足,孩子原先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力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

2.谦虚不是打击

“妈妈!我考了**名!”

“考了**名就沾沾自喜啦?你看你的数学,没考上满分,你的语文,也没隔壁小红考得好!总分**名不代表你就学得好,不能骄傲!还得好好努力!”

误区:家长希望孩子谦虚、继续努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对于孩子的这些否定,容易让孩子产生巨大的挫败感和压力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其它事情上也开始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继而变得不自信。

3.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总对孩子产生怀疑

“妈妈!我考了**名!”

“是吗?你上次都没进前十,这就考了**名了?不会是抄的吧?”

误区:如果孩子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好成绩,家长的反应无疑会深深地伤害孩子;即便孩子是由于作弊才取得好成绩,这样直接戳穿也会刺痛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孩子是如何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对好成绩的强烈渴望,而这种渴望背后,是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是一份寻求鼓励和认可的期盼。

面对成绩,家长该怎办

1.要有宠辱不惊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从容,淡定,不为外界所扰所困。既有争当**名的积极,也有跑在最后一个的“勇敢”,还要有做观众的淡定。

无需攀比,也无需计较。自家的孩子自家爱,把成绩高低看淡一些,把对孩子的爱看重一些,眼光长远一些,就是平常心。有了平常心,家长孩子都可以正确面对成绩,云淡风轻。

2.对待孩子有耐心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很敏感,高一分则喜,低一分则怒,类似“才考了这么点分?你怎么学的?你怎么这么笨?”成为口头禅,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就会冒出来,过分关注表面分数的得失,而忽略孩子学习过程的监控,不可取。

缺乏长远的目标规划和具体的过程监控,这是有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教育的真谛是对人的独特个性的宽容与尊重,所以家长需要**管理孩子,去理解宽容,并且**蹲下来,平等地尊重地对待孩子,而不是去管住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爱一定是耐心忍心和*容心组成的。

3.要给孩子信心

考试后,有家长给班主任发来短信:自己孩子自己清楚,成绩上不去,拖班级和您的后腿,实在抱歉!短短25字,可以看到家长的无奈无助和痛苦,当然也可以看到这位家长对孩子缺失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信心支撑学生渡过一道一道难关;同理,信心也支撑家长面对孩子成绩的一道一道难题。

心理学家认为,喜悦高兴情绪则是内在信心由不稳定到稳定状态的过渡性表现。所以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得做好心理准备,百折不挠!信心,信心,信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信心,何谈成绩!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们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勋章。每个孩子都在犯错的不断跌撞中体味到生命的况味,寻找到生命的方向。所以家长对孩子要建立起足够的信心。

滁州海亮学校融合部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