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苏州阿德科特学校博雅课程之木造社

来源: 苏州阿德科特学校      编辑:佚名

上学期苏州阿德科特的六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历经七个共同创作的白昼和夜晚,完成了那一艘意义非凡的船,它是承载了无数文明的船。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写道“从胶水刺鼻的气味中探寻世界的粘合,从玻璃纤维的触感中观看历史的缝隙”······原来,历史、匠人精神是“有形”的,那艘船是比较好的证明。

这造船活动是木造社博雅课的一部分,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习传统工艺,体验慢生活,感受千年流传下来的匠人精神······不得不承认,现如今网络世界逐渐“占领”孩子们的生活,但是虚拟世界的快乐总是短暂的,能长久留在孩子们心头的总是那些悠长岁月中熠熠生辉的东西。

木造社通过木性讲解顺应自然,通过制作无事牌了解诗词意象,通过制作梳子学习传统文化,通过竹蜻蜓巩固力学知识,再通过力学结构谈非遗榫卯的起源······看似简单的工艺,背后是“千丝万缕”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大网。

01、木与本质

木材是学生们进行木艺手工的最基本材料,木材虽然看起来千篇一律,但是它们之间也会有品种、颜色、硬度、味道、密度等的区别。在木造社的博雅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们全面的认识木材,比如从木头的来源揭开树木生长的特点以及年轮里的“秘密”,从筛孔、年轮和纹理来判断这块木头在树的位置······

认识木材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木艺手工,因为木头的性质决定了一切,只有我们掌握里木头的“秉性”,才能选择合适的木材、选择合适的加工工具以及加工方式,最终将作品的比较好状态呈现出来。

虽然认识木材是一个基础性的学习,但是有其深层的学习逻辑,基础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木材树立一个全新、全面的认知,不仅对他们进行木艺手工有益,还对学生全面认识事物有益。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快速建立逻辑框架,加深他们的思考,让他们看待事物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更加深入的挖掘、探索本质部分。

02、实践出真知

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还是要回归实践,学生们在前期树立起来的理论知识还是要通过实践去加强。在进行木艺手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木造社的博雅课学习就是源于问题,再回到问题。

比如木头在加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形变,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形变的方法可能他们印象并不深刻,甚至可能在实际操作中还会“犯错”。所以老师为了强化学生们对木头形变的认知,带领他们做薄木皮单面吸水的实验,来直观的观察木头形变的过程,这样让他们既有体验感又能强化记忆。

理论的学习最终还是为实践做准备的,实践也会强化学生们对于一些知识的感知。这样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们养成主动、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形成一些固有认知,经常会说“大家都这么认为”,即使发现问题也不会想着去解决,从而失去探索事物内核的动力,其实这是有损于他们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的。

在木造社的课程当中,学生们可以大胆的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敢于实践去证明。木艺虽然是一个专业性的手工劳作,但是这背后是严谨的逻辑认知。

03、贯穿其中的文化内核

木工是有千年的传承历史的,文化内核是其精髓与灵魂,倘若没有岁月的沉淀、时间的洗礼,那么木工工艺即使再高明,也只不过是一项技术。

课程刚开始,老师会从比较简单的木艺手工品开始教大家。**个是无事牌,无事牌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你可以将愿望或者祝福许在“无事牌”上,愿望就可能成真,并且守护你的一生。无事牌的制作工艺虽然较简单,但是也需要学生精细的打磨,然后在制作的过程中赋予自己美好的愿景。

学生作品.jpg

除了无事牌,老师还会带大家认识和制作梳子、竹蜻蜓、榫卯等,它们有悠长的历史,正是那些最初的美好愿望以及积极作用,让它们经过岁月的洗礼仍然熠熠生辉。

木造社通过让学生亲手“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增强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意义非凡的博雅课的根本目的是想将学生们培养成独立行走于世界的中国人。

对于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加需要形成健康、健全的优秀品格,所以单一维度的普通学习知识就显得不够了,他们需要不同的优秀课堂来帮助他们建立健全人格,帮助他们综合品质提升,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苏州阿德科特博雅课木造社,以木艺手工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强化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进而多维度构建成长型知识生态系统,将学生们培养成为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行走于世界的中国人。

苏州阿德科特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