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9-08-06 15:21:10 已帮助:1219人 来源:北京沪江网校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家孩子才上小学,怎么数学成绩就不好呢?小学数学虽然是一些基础性内容,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要想孩子数学好,首先帮他“扎实基础”,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上,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学习技巧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找来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相关知识介绍,家长们可以为您的孩子做一个相关的学习收藏,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孩子多加应用,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的知识可以继续关注小编的后续文章更新,北京沪江网校为学员设置小学数学培训班,师资团队一对一指导,欢迎家长为您的孩子咨询了解。
数学的计算学习就像语文的识字学习,是最基本的。不识字,语文读不好;计算差,数学同样学不好。而且计算好,会给孩子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口算。一开始,2分钟内能只能做完20道口算,但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
重视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数学的学习对生活的影响很大,它能提供很多的帮助。
例如:买东西、计算利率、盈利等等,这些都用到数学。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跟孩子提数学问题,让他解答。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占的分数是最多的,而解决问题无非就是判断用加减乘除中的哪种来列式解答,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多,自然就会解答。
主动预习
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有些家长头疼孩子上课效率很差;这其中很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做好预习;自然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
一些孩子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家长的作用是:启发。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去主动思考解题的思路,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阅读兴趣
孩子将来中学要想学好数理化,必须小学得多读书,特别是有深度有人文素养的好书。多读好书的孩子思维活跃,视野也开阔,到了高年级就更能显示出优势。
阅读对数学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总觉得阅读所带来的改变很缓慢,而考试就在眼前,所以还是觉得不如补课来得直接,效果更显著。
其实:阅读的功效绝不仅仅是丰富文化积淀,提高语文素养,而是帮助孩子点燃思维的火花,拓展视野,深化思维,提高学习力。
所以,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它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首要的。有研究发现,一年级或更早开始大量阅读的孩子比三年级开始阅读的孩子在其后的中小学学习,尤其是数理化学习方面潜力更大。
因为前者在其后的学习生涯中具备了深阅读能力和习惯,也就是理解能力很强,而后者阅读时思维很肤浅,理解能力自然很弱。这个现象在初二这个分水岭年级就表现得很明显了。
所以,不要等到中小学遇到困难才没完没了地补课“拉一把”,而是要让孩子4-7岁解决识字问题,6-9岁就能爱看书,9岁后就会大量阅读、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