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等学力申硕班 2025-03-01 11:16:55
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25-03-01 11:16:55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个二级学科。2018年开始招收海外硕士留学生。
学科目前建有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和京津冀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中心。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与湖南商学院共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协同创新研究院。现有河北工业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河北工业大学冀文化研究所、河北工业大学廉育研究所等校级研究基地,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基本要求
(一)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明礼诚信。
(二)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熟悉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
(三)具有宽阔的学科视野,了解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四)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强烈的交叉创新意识和综合创新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培养方向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实际情况,设置以下四个学科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方向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研究形成特色与优势;聚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丰硕;聚焦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批判性研究,政治哲学研究形成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方向聚焦高校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研究,在新时代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党建、廉育实效性领域形成特色;聚焦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在京津冀地区实践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思想中国化领域形成优势;聚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在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方面形成特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
本方向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研究,在传统德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特色明显;聚焦社会思潮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青年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方面形成特色;聚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本方向聚焦革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在革命文化教育模式领域颇有优势;聚焦近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研究,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基本经验与规律方面取得突破;聚焦中国近现代杰出人物研究,在孙中山、李大钊等重要人物研究方面成果丰硕。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政治思想素质过硬、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扎实、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宽,能够独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建思政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